首页

女王口舌

时间:2025-05-25 08:40:02 作者:【央视快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浏览量:39372

  “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必将指引全党全社会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全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广大群众强思想增本领“充电”的好去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开展先进模范表彰工作,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弘扬清风正气,持续治理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顽瘴痼疾,推动城乡移风易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时代风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奋斗注入了强劲精神动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更加自信自强。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社会上思想空前活跃、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目标方向、指出工作重点、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不懈地抓、扎扎实实地干,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事业发展、文明风尚培育等各领域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绩。特别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风尚。

  凝心聚力、奋斗不息。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展现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耕逝世 遗体捐献给上海市红十字会

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汽车产业链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高性价比产品。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其中就有1辆是电动汽车,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总结会在福州举行 发布《鼓岭倡议》

该报告是中国贸促会近期通过对400多家外资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并深入调研50余家外国商协会和外资企业基础上编制完成。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表示,今年以来,全国贸促系统共召开外资企业座谈会540多场,实地调研外资企业3300多家,中国贸促会“投资中国”平台累计发布投资新闻1312条、政策文件244份、研究报告44份、招商引资项目780个。10月23日至25日,贸促会举办外资企业重庆行,这是今年继海南行、内蒙古行、陕西行之后举办的第4场外资企业地方行活动,从中感受到的是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和对在华投资的强烈信心。

“光——Tiankong合唱团音乐会”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

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于本月2日至11日在韩国釜山举行,多部中国影片在电影节期间陆续展映。其间,中国著名导演谢飞于釜山接受记者采访,回顾自己与釜山电影节的“缘分”,分析当前影视创作趋势,呼吁未来中国电影要打破传统影院的局限,走向多渠道的融媒体发展。

中外歌手广西赶歌圩 唱响“最炫民族风”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清:从维护市场平稳运行、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健全预期管理机制、统筹开放与安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机制安排和政策举措。特别是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完善风险监测处置机制,着力稳信心、稳预期。

应急管理部针对三省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4月24日电 国新办24日举行发布会,介绍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会上表示,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启动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分别达151家、197家和162家。新增全国版权示范城市5个,全国版权示范单位78个,示范园区(基地)18个。上线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公共服务系统,开放数据总量达59种、专题数据库达18个。软件著作权登记系统完成无纸化改造,全部实现在线办理。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8万家,从业人员近百万名,年营业收入超2700亿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